
在寶寶出生的第三週,一般情況下平均每天會增長體重18-30g或每週增加125-210g,每天2-4次大便,也有母乳喂養的寶寶大便次數可能達到6-8次,都屬於正常。寶寶的頭部絨毛會脫落;黃疸也會開始自然消失。
男嬰:身高48.6-55.8cm;體重2.93-4.66kg;頭圍33.3-37.9cm。
女嬰:身高47.4-55.0cm;體重2.85-4.65kg;頭圍32.8-37.5cm。
寶寶的能力發展主要是指:大運動、精細動作、視覺、聽覺、觸覺、嗅覺、味覺和語言、情緒、社交等方面的全面發展,只是每個寶寶各個月齡重點稍有不同,這也和寶寶的自身發育特點有關係,3周寶寶的基本能力表現包括:
語言能力:從一個出生20天的女孩的發音記錄來看,出現的輔音有7個,元音有5個;較早出現的輔音是發音部位靠後的喉音,元音主要是不圓唇的低元音。
運動能力:伸出手臂、雙腿嬉戲;俯臥時會短暫抬起頭。
寶寶到了第3週了,對於各方面的營養需求越來越大了,需要適當補充魚肝油。魚肝油中含有脂溶性維生素A、D,維生素A可以幫助寶寶維持機體正常生長,促進生殖、視覺、上皮組織健全及抗感染免疫。維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促進寶寶小腸黏膜對鈣、磷的吸收,促進腎小管對鈣磷的重吸收。如果寶寶缺乏維生素D,很容易患上手足搐搦症和幼儿期佝僂病。
在給新生兒加服濃縮魚肝油的時候,剛開始可以每天一滴,逐步增加,但最多不超過5滴。同時可服適量鈣劑,每天不超過0.5克。
在服用魚肝油的過程中,要觀察孩子的大便,若發現有消化不良現象時應適當減少魚肝油的用量,待孩子適應、大便正常後再逐漸增加。
由於魚肝油不是小兒維生素A和D的唯一來源,所以母乳喂養的媽媽,可以通過多吃富含維生素A和D的食物,來幫助寶寶補充營養。此外,在孩子稍大後,還可以通過多給孩子曬曬太陽,直接從陽光中吸收維生素D。
1、過度哭鬧
如果寶寶每次連續哭吵3個小時以上,一周超過3天都是這樣,而且持續至少3週,並不是因為生病或身體不適而哭鬧,那麼有可能是嬰兒過度哭吵——這是指寶寶在其他方面都很健康,但卻哭鬧不停。
2、晚間的易怒、焦躁
當寶寶聽到新的聲音時,他的心律和吮吸節奏會發生明顯的變化。當媽媽看到寶寶變得煩躁不安時,就讓他安靜一段時間。給寶寶做按摩、抱抱他或搖搖他,都能幫助他安靜下來。
3、注意營養
及時給寶寶補充魚肝油,如果寶寶在出生後沒有註射過維生素D,那麼在3-4週應該及時添加魚肝油,以防止佝僂病的發生。服用魚肝油不適合長期服用,應建議媽媽多帶寶寶出去曬曬太陽。
4、新生兒睡眠
(1)保證睡眠。一般來說,寶寶每天可以睡16-17個小時,到了6個月大的時候會下降到每天13-14個小時。
(2)教會寶寶分清日夜,鼓勵他在晚間多睡,滿足其睡眠要求。
(3)跟大人相比,嬰兒睡得不沉,很容易被驚醒。父母要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。
(4)安撫每晚在淺層睡眠階段都會醒來的寶寶。睡得好的寶寶會在短暫驚醒後再慢慢入睡,而睡不好的寶寶則會馬上哭鬧,找人安撫。到了幾週、最遲到兩個月大,無論是在白天或晚上,嬰兒都能在驚醒後平靜地再次入睡。
這周寶寶不用體檢,如果你對育兒問題有什麼疑問,可以先記下,等到下次體檢時,向醫生諮詢。下次體檢將在下週進行,請按時帶寶寶進行身體檢查。以下為你介紹寶寶28天體檢的檢查內容,方便你提前了解做好準備。
第二次體檢
檢查時間:寶寶出生後28天,寶寶1個月。
體檢項目:測身高及體重、頭部,眼部與耳部、頸部與胸部,呼吸頻率,有無呼吸困難、腹部與起步、臀部,是否存在脊柱裂、生殖器及肛門有無畸形,男嬰的睾丸是否下降至陰囊、四肢有無多指或併指(趾),雙大腿能否攤平等。
溫馨提示:滿月體檢尤為重要,這個時候還要為寶寶辦理計劃免疫卡,以確保能夠及時給寶寶注射疫苗。
本週沒有需要給寶寶接種的疫苗。寶寶4週時需要接種的疫苗為乙肝疫苗(第二次)。
乙肝疫苗:寶寶4週的需要給寶寶打第二針乙肝疫苗加強針,這樣基本可以確保將來不得乙肝。乙肝疫苗是用於預防乙肝的特殊藥物。疫苗接種後,可刺激免疫系統產生保護性抗體,這種抗體存在於人的體液之中,乙肝病毒一旦出現,抗體會立即作用,將其清除,阻止感染,並不會傷害肝臟,從而使人體具有了預防乙肝的免疫力,從而達到預防乙肝感染的目的。
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。現有的肝硬化、肝癌多從乙肝發展而來,成功地預防乙肝,實際就是防硬化、防肝癌第一針。